哈尔滨剑桥学院第一届第二次教职工大会暨第一届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2-17浏览次数:10

坚持内涵发展 抢抓时代机遇

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第一届第二次教职工大会暨第一届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

20211127日)

校长 张福利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行第一届第二次教职工大会暨第一届第三次工会代表大会,这是我校广大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学校事业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大会。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第一部分 近一年的工作回顾

自第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深入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做到顶层设计有战略、重点工作有成效、常规工作有亮点。

2021年,我校重新定位、凝心聚力、规划开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扬帆起航;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大胆创新、努力创优,各项事业突飞猛进。

一、党的建设引领“新方向”

一是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2021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推进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夯实学校党建基础,创新“1332”模式,打造“党建+专业”党建工作特色和“有意义+有意思”组织生活特点。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学校发展、贴近师生需求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与黑大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我校党委与黑大两次召开深化结对共建推进会议,全方位推进党建、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室共享、学分互认与辅修等共建工作,我校党总支与黑大相应党组织实现了100%“联建共建”,两校结对共建工作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的高度好评,入选“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学习强国、央广网、黑龙江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功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初评;修订《党组织工作细则》,编制《组织工作制度汇编》《宣传工作制度汇编》,修订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总支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二级学院党总支在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好把方向、促发展作用。三是评奖评优成绩突出。本年度,省委教育工委表彰我校1名优秀共产党、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党委评选表彰53名优秀共产党员、1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9个示范党支部。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入选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支部书记陈冰冰在省首届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论坛上代表国家样板支部,与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哈师大党组织书记同台作主旨发言;近三年评为“国家样板培育支部”“省民办高校样板支部”及“学校2020-2021年度先进党支部”,被学校认定为“示范党支部”,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成效明显。

二、专业建设构筑“新高地”

一是专业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贯彻OBE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调研工作,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了毕业要求、完成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构建了“H”型学科专业架构(教育学、工学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紧密融合),组建了基础教育、汽车服务、现代服务和智能制造4个专业集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二是专业认证稳步推进。组织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推进会,精细化解读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制定施工蓝图、工作任务进度表;解读《哈尔滨剑桥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总体工作方案》,听取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展情况,对照认证标准,稳步推进课程、实践、师资等方面的专业建设工作。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认证佐证清单,起草7项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完善3项教学管理制度,收集整理10项佐证材料。三是完成“双论证”专家进校工作。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地方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家分校论证工作的通知》,制定任务分解表,完成6个一级指标39个指标点的支撑材料的撰写、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了专家进校、资料查阅、访谈等工作。会计学学士学位课程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CPA)认证(我校成为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通过该认证的民办高校),国家级基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科研团队建设,专业认证双推进,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教育教学收获“新成果”

一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各项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教学研讨、讲座等活动,累计960余人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由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等部门组织主题为“第四十期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卓越计划专题培训班”“2021年度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全国高等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交流研讨会”等多个省级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活动。累计输出80余人次。是教师参与各项比赛成绩突出。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珊代表我校参加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教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获得黑龙江省三等奖及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奖推选一名教师参加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两名教师参加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校内评选16教学名师10名教学能手。10名教学新星。三是深入推进金课课程建设。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暨遴选推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学校推荐5门课程参评,《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引进智慧树平台1000+门通识选修课程资源、7000+门专业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制定印发《哈尔滨剑桥学院一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金课的建设原则、要求及建设的参考标准,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四、人才培养凸显“新成效”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推进思政课改革,引导思政课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担任思想课教师,有效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二是发挥指导与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大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在奖助补贷缓、成绩查询、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 “一站式”服务新平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三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学校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和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作用。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我校18级英语二班关静雯同学获2020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团委推选出郑蕊288名“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薛婷婷143名“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标兵”积极贯彻推行“1+X”证书制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五、招生就业取得“新成绩”

一是招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生源质量稳中有升,2021年学校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为2420人,录取学生2409人,录取率99.55%,录取率黑龙江省同层次院校排名第一;其中,9个省一次性投满,平均一次投档率88.99%,投档率黑龙江省同层次院校排名第同时,截止202196日新生报到人数为2269人,报到率为94.20%,较2020年增长0.4%,比预期提升0.1%,是近五年报到率最高的一次,报到率黑龙江省同层次院校排名第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二是就业工作稳步提升。学校在“4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对口企业进校园、技术人员进课堂”的“2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制定了“培养规格与企业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融合”的“3融合”育人规程,“423”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彰显。截止到2021831日,学校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75%2020年提升6.14%专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100%2020年提升13.53%

六、科研创新培育“新动能”

一是科研课题立项取得新突破。2021年获批17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项重点,7项一般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3项,这是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立项数量最多的院校之一,也是我校近7年来首次获得国家级学会立项研究课题。获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培育类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史专项研究课题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研究项目22项。2021年我校共计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获29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9项。共编辑出版3期《剑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近30万字,刊发63篇文章。二是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我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成为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创新创业分会理事长单位,引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专家团队,组建了东三省一区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学校创新创业指数位于全省第19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第1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382项,在“第七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黑龙江省民***高校中唯一一项金奖。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与水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七、师资引育呈现“新局面”

一是教师团队高质稳定。学校现拥有专任教师533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280人,外聘教师253人,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提升,外聘教师队伍基本稳定。自有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101人,占自有专任教师总数的3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16人,占自有专任教师总数的77%,“双师双能型”教师203人,占自有专任教师总数的46%。学校通过外引内培,新增高级职称教师60人。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明显增加。10人获得“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个单位获得“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二是引进高水平人才。2020年,学校引进各类人才近5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教师23人,实验技术人才5人。近2年,学校有4人晋升正高级职称,26人晋升副高级职称,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得以优化。近3个月以来,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师资队伍力量得到显著增强。

八、合作交流形成“新格局”

学校积极开辟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学生互派、实习就业合作、教师进修等项目。2021年上半年国际部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日本山梨学院大学、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本年度招收加拿大西三一本科学生1人,日本山梨学院大学研究生1人,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本科2人,泰国格乐大学研究生2人,本科生1人。

九、办学条件走向“新高度

一是校园环境逐步改善。坚持以评促建,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办学条件与办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投入资金修缮学校校门,装修食堂,调整改建办公室,为教师营造良好办公环境,粉刷多栋楼宇室内外墙和教室,全面维修了新生寝室,绿化和室内外环境得到进一步加强,改善了师生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服务师生条件逐步增强。 “教师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综合服务中心”使用高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实践教学场地逐步完善。学校投入300余万元新建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工程训练中心704㎡,涵盖了钳工、车工、铣工、3D打印等金工实习实训课程。投入28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东北地区功能最全的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IEM产教融合中心),构建“H”型学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强化“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群建设,专业建设取得佳绩,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部分 下一步工作部署

(一)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依据《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哈尔滨剑桥学院章程》为统领,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的优势,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不断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导向,通过优化岗位配置,探索建立完善的人员准入、晋升、考核及流动退出机制。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模式和收入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建立研究院、联盟、平台、智库、产业学院等合作机构。鼓励校企横向课题、教师项目挂职和科技**、选聘企业专家到校任教,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六共”(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施校企人员互派、共同完成横向课题、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行业产业发展,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三是改革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凝练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特色,创新管理理念,拓展育人平台和载体,构建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对校院两级治理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和实施“以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学校宏观管理、二级学院自主运行、责权利划分合理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二级学院的主体责任清单和边界,扩大二级学院对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权,使二级学院由被管理“实体”转变为管理“主体”,不断提升二级学院内涵建设。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成评估整改及本科教学工作“复评”工作。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和服务体系,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专业建设。以“高、新、缺”为专业建设方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新建专业1-2个。根据专业结构和特色,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人才需求,加强基础教育、数字媒体、汽车服务、现代服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商贸、工程管理服务等专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教育学、工学两大专业群。开展师范类专业教育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力争2个专业通过认证,省一流专业数力争达到2个,国家一流专业力争达到1个,不断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构建“H型学科专业的新框架。大力推进金课建设,着力打造在线课程(MOOC)、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课程等五大类“金课”,增加省级一流课程的数量。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学研融合、研讨教学、翻转教学”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深化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和创新“423”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发展学生全面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科教融合和实践育人,构建和完善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和教考分离实施进程。实行弹性学制,设置辅修专业和微学历(侧重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坚持“1+X”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专业核心内容和知识点融入培养方案。五是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资源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意见反馈、效果改进等环节,形成闭环改进机制。综合考虑毕业生质量、过程质量、生源质量,建立基于质量的专业退出机制。做好学生学业指导服务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提升学生考研率、就业率就高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坚持引培并举、学历与能力并重、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特色、品德优良、数量充足、产教融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整体素质能保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继续落实学校《特殊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着力引进教授、留学回国博士、学科专业带头人等高级人才。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继续实施“百名博士工程”。加大投入,尝试引进“院士团队“万人计划”、“龙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等高级人才。拓展人才的引进渠道,以更好的待遇,吸引年龄在35-50岁之间,有丰富实践经验且高职称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二是加快教学团队建设步伐。要充分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以团队建设为基础建设原有人才成长平台。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两条主线,通过整合、优化现有学科专业资源,为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高价值。三是提高教师教学及实践水平。为教师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不断加大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在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方面,积极与人事处配合,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自有专任教师建设,鼓励和引导教师进行学历和职称提升,引进和培养高级职称人才。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管理制度,保证**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根据专业特点,整合教师和实验人员力量,挖掘潜力,适当增加实验教师的层次和比例。

(四)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培育构建科研团队为重点,以加强学校和政府机关、企业行业、高校等共建研究院、产业学院、联盟、智库、平台等合作组织为抓手,以加强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建设为推手,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引导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良好局面。一是积极培育科研创新团队。获得省市科研项目为载体,集中学校优势资源精准投入,培养一批围绕新技术、新产业开展科学研究的科研创新团队。强化团队激励机制制定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的团队考核制度,把团队成员的培养成才作为团队及团队负责人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提升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科学规划科研的组织与培育,着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到省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之中,承接大项目中的子课题,承担校企合作横向课题,使教师科研工作得到方向引领、方法指导,从而快速地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三是多措并举搭建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等相关研究,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组建跨专业、跨行业、跨企业、跨学校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以横向应用性科研课题为切入点,立足解决生产、管理和现代服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技研发工作,和企业研发人员联合攻关科研项目。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社会影响

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省内外校校合作交流。加强校校、校政、校企合作共建,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质量。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力度。拓展与世界高水平高校的务实合作,深化与东南亚地区高校的实质性合作,抢抓先机,拓展与俄罗斯、亚非拉等地区高校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国际化合作规模。完善国际学分互认互换制度,建成多套涵盖文化体验、长短期交换、升学留学、专业实习就业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项目体系。二是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配套设施。坚持以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建立从留学生招生到课程质量监督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国际学生提供在华期间良好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实现趋同化管理。三是落实省内外高校人才培养合作力度。拓展与省内外高水平高校的务实合作,深化学分互换、课程互换、国内交换生、人才培养平台、课程联盟等实质性合作建成“东北三省一区”多套涵盖异地校园体验、长短期交换、实习实训的人才培养校际合作项目。

(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坚持“经费优先投入教学”的原则,通过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增收节支、规范经费管理、整合教育资源等多种措施,加强校园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强校园总体条件建设。服务办学需求,做好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校园条件建设的优化和调整,建设环境优雅、文化厚重、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美丽校园学校正在按照书院制设计“中国最好的宿舍”,总投资1.5亿元,计划2022年投入使用二是加大教学条件保障投入。优先确保教学、科研等生产试验、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及设备设施配备,通过东北三省功能最全的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引进元宇宙要素和设计概念),不断强化硬件保障能力。大力推动信息化校园建设,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水平,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三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加强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构建和完善数据共享、业务融通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校院之间、部门之间、学院之间信息数据无缝对接、互通融合,不断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哈尔滨剑桥学院建校以来,走过了十五年顽强创业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当前,顺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也将步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九大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治保证和遵循,更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机遇。让我们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志藏天地、学贯中西的校训精神践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党员大会的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好剑桥学院大家园。

最近,有几个好消息和大家汇报一下,一是,我校正式聘任发展中国家工程院赵姝颖院士到我校工作,指导我校机器人学科和专业建设;二是,我校通过2021年第二十届省级文明校园(10所)评选公示;三是,我校一流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最近将正式公布;四是,我校获得2021年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

最后,让我们一起责任担当的高度、追求一流的广度、爱校荣校的深度和行稳致远的长度,把哈尔滨剑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11127